新鋪路面(尤其是混凝土或水泥穩(wěn)定基層路面)在未完全凝固時遭遇雨淋,易因雨水沖刷導(dǎo)致表面水泥漿流失、集料裸露,形成 “起砂” 現(xiàn)象(表面松散、集料脫落,觸感粗糙)。處理需根據(jù)起砂嚴重程度和路面類型(混凝土 / 瀝青 / 水穩(wěn)層)針對性修復(fù),核心是 “止損 + 補強”,避免后期病害擴大。
一、先判斷起砂原因與嚴重程度
常見原因:
雨水沖刷時,路面材料未達到初凝強度(混凝土初凝一般需 4-6 小時,水穩(wěn)層需 6-8 小時),表面水泥漿被沖掉,集料失去粘結(jié)。
材料配合比不當(水泥用量不足、水灰比過大),本身抗沖刷能力弱。
雨后未及時處理,表層水分蒸發(fā)后,集料松散更明顯。
嚴重程度分級:
輕度起砂:表面輕微粗糙,無明顯集料脫落,用手搓有少量細砂,不影響結(jié)構(gòu)強度(僅表層 5mm 內(nèi))。
中度起砂:表面可見砂粒 / 小石裸露,局部有淺坑(深度 5-10mm),搓動時有明顯顆粒脫落,雨天可能滲水。
重度起砂:表面大面積集料松散,露出基層(如混凝土路面露出石子,水穩(wěn)層露出土顆粒),深度>10mm,伴隨局部坑洼,影響行車安全(結(jié)構(gòu)強度可能受影響)。
二、分類型、分程度處理方案
1. 混凝土路面(新鋪 1-3 天內(nèi),未切縫 / 未開放交通)
輕度起砂:
處理步驟:
待路面完全干燥(雨后 1-2 天,或用吹風機吹干表面水分),用角磨機配金剛石磨片輕磨表面(去除松散浮砂,露出堅實基層,磨深 1-2mm)。
清理粉塵后,涂刷水泥基滲透結(jié)晶型防水涂料(或?qū)S没炷帘砻嬖鰪妱?,用?0.3-0.5kg/㎡,讓材料滲透至表層 3-5mm,增強表面粘結(jié)力(24 小時后固化,提升表面硬度)。
若需快速開放交通,可在增強劑表面撒一層細砂(與路面同標號集料),輕壓貼合,形成防滑層。
中度起砂:
核心:補充粘結(jié)材料,修復(fù)表層完整性。
先鏟除表面松散層(用鐵鏟輕刮,深度至堅實部分,一般 5-8mm),用高壓水槍沖洗干凈,晾干(或吹風機吹干)。
調(diào)制快硬水泥修補砂漿(配合比:42.5 級水泥:砂: 水 = 1:2:0.35,可加適量早強劑),或直接用商品混凝土表面修補料(抗壓強度≥C30)。
用抹子將修補料攤鋪在破損處,厚度略高于原路面 2-3mm,刮平后用抹子壓光(確保與原路面平順銜接),覆蓋塑料膜養(yǎng)護 3-5 天(每天灑水 2-3 次)。
重度起砂:
若深度>10mm,或局部露出鋼筋(混凝土路面)、基層松散,需徹底返工:
沿起砂區(qū)域外擴 10-15cm,用切割機切出規(guī)則邊界(深度至堅實基層,一般 15-20mm),剔除內(nèi)部松散材料,清理干凈。
涂刷水泥界面劑(增強新舊混凝土粘結(jié)),澆筑同標號混凝土(或 C30 細石混凝土),振搗密實后抹平,覆蓋養(yǎng)護 7 天以上(強度達標后開放交通)。
2. 瀝青路面(新鋪瀝青未完全成型時雨淋起砂)
瀝青路面起砂多因雨水沖刷導(dǎo)致表面瀝青膜流失,集料裸露(“露骨”),處理需補充瀝青粘結(jié)料:
輕度露骨:表面少量集料裸露,無坑洼,可在路面干燥后,噴灑乳化瀝青(PC-3 型) 封面,用量 0.8-1.2kg/㎡,待乳化瀝青破乳后(約 2-4 小時),撒一層細砂(防止粘輪),開放交通。
中度露骨:局部有淺坑(深度<5mm),先清掃干凈,用熱瀝青或改性乳化瀝青灌縫,再用瀝青混合料(AC-10 細粒式)填補坑洼,壓路機輕壓(靜壓 1-2 遍)。
重度露骨:大面積集料松散,需銑刨表面 3-5cm,重新攤鋪瀝青混合料(確保壓實度≥96%)。
3. 水泥穩(wěn)定基層(水穩(wěn)層)起砂
水穩(wěn)層是路面基層,起砂會導(dǎo)致上層路面(瀝青 / 混凝土)受力不均,易出現(xiàn)裂縫,處理需強化基層強度:
輕度起砂:干燥后撒一層水泥粉(用量 2-3kg/㎡),用掃帚掃勻,灑水濕潤(讓水泥滲透表層 5-10mm),用壓路機靜壓 1-2 遍,形成 “水泥封面”。
中度起砂:鏟除松散層(深度 10-15mm),撒布水泥(用量 3-5%),灑水拌勻(含水率 6-8%),用平地機刮平后碾壓(壓實度≥97%),養(yǎng)護 7 天。
重度起砂:銑刨不合格路段(深度≥20mm),重新攤鋪水穩(wěn)混合料(調(diào)整水泥用量至 5-6%),碾壓達標后養(yǎng)護,確保無松散再鋪上層路面。
三、關(guān)鍵:雨后處理的 “黃金時間” 與操作要點
緊急止損(下雨過程中):
若下雨時路面剛鋪完,立即用防水帆布 / 塑料膜覆蓋(尤其混凝土路面),邊緣用沙袋壓實,防止雨水繼續(xù)沖刷;瀝青路面可撒一層細砂(臨時吸附水分,減少瀝青流失)。
雨停后及時移除覆蓋物,排除表面積水(用掃帚或水泵),避免水分滲透基層。
干燥后再處理:
起砂路面必須完全干燥(混凝土路面表面發(fā)白,無潮氣)才能修復(fù),否則修補材料易空鼓、脫落(水分會阻礙粘結(jié))。
清理時禁用高壓水槍直接沖刷(會加劇集料脫落),輕度起砂用軟掃帚清掃,中度以上用鐵鏟輕刮后吸塵。
材料適配性:
混凝土路面修補優(yōu)先用快硬早強型修補砂漿(24 小時強度≥20MPa),確??焖匍_放交通。
瀝青路面避免在低溫(<10℃)或雨天修復(fù),乳化瀝青需在 5℃以上施工,熱瀝青需保證攤鋪溫度(160-180℃)。
四、預(yù)防:避免再次發(fā)生
施工前看天氣預(yù)報:避開雨天或小雨天氣攤鋪,尤其混凝土、水穩(wěn)層施工需保證至少 24 小時無雨(初凝 + 養(yǎng)護關(guān)鍵期)。
優(yōu)化材料配比: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 0.45-0.55(過大易起砂),水穩(wěn)層水泥用量≥4%(增強粘結(jié)),瀝青路面確保瀝青用量達標(油石比 5.0-5.5%)。
及時養(yǎng)護:新鋪路面完成后,立即覆蓋養(yǎng)護(混凝土蓋膜灑水,瀝青路面撒水降溫防開裂),未達到強度前禁止車輛碾壓、行人踩踏。
輕度起砂及時處理可完全修復(fù),不影響路面壽命;但重度起砂若拖延,會導(dǎo)致雨水滲透基層,引發(fā)空鼓、裂縫甚至塌陷,需盡早補救。修復(fù)后建議觀察 1-2 場雨后的狀態(tài),若再次起砂,需排查基層是否存在病害(如翻漿、松散),從根源解決。
上一個:如何正確判斷路面修補材料的質(zhì)量
下一個:沒有了
版權(quán):河南金遠途路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電話:15638207553
網(wǎng)址:liuruibo.cn 郵箱:xuezhiyue1986@163.com
技術(shù)支持:百事通 站點地圖 豫ICP備20016245號-1